一个人的成长,特别是一个名人的成长,不能离开好的家教。有成功的子女,必有伟大的爸爸妈妈。但无论是伟大天才,还是凡夫俗子,一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日后是一幅画还是一首诗,全看爸爸妈妈写什么,画什么?家教无小事,家庭教育总是可以影响其子女一生的成长。下面列举的日本几个名人早期的家庭教育,相信对每位热爱孩子、望子成才的父母都有一些启发。
为孩子擎起一片蓝天
在繁花似锦的纽约市,有一个鲜花萦绕、绿草如茵的幽静之处,这就是闻名全美的维得尤坟墓。坟墓东南面有一块普通的石碑,上面用英文写着:“野口英世,他把所有奉献给了科学,他为全人类而生,为全人类而死。”寥寥数语表达了大家对他——一个伟大医学家的最崇高的敬意。
野口英世(1876—1928)生于日本幸福岛县翁岛村一个普通村民野口家,取名字叫清作。两岁那年,妈妈外出挖野菜,小清作睡觉醒来爬到炉旁,左手被沸水烫伤。家里没钱医治,靠着邻居送来的一点草药和妈妈的精心护理,他才脱险,但左手成了残废。看着儿子伤残的手,妈妈心痛地说:“你长大将来不可以干农活了,母亲再苦也要叫你念书。”
7岁那年,清作上学了。因为家穷,左手又有残疾,他在学校常常遭到富人子弟的戏弄,那些孩子在大庭广众面前喊清作“残废人”,清作内心遭到打击,再也不想去学校学习。早晨,他背着书包走出家门,走进树林里,玩上半天,中午回到家,还装样子做功课。终于有一天,逃学被妈妈发现,妈妈大发雷霆。清作从来没见到妈妈发那样大的火,他理解妈妈的痛苦,从此下决心发愤念书。
清作读四年级时,结识了一个好朋友叫代吉。他常把我们的书本、铅笔送给清用途。清作家买不起灯油,晚上他就去代吉家学习。每次都是代吉支撑不住先上床睡觉。一次代吉一觉醒来,见清作还在看书,就催他睡觉。清作回答:“没关系,拿破仑不是只睡三个小时吗?”从此,清作培养了一种睡觉晚、睡觉少的习惯。
工夫不负有心人,清作的学习成绩愈加好。不久,他以优秀的成绩考进了高小。这个身材短小、勤奋好学的学生非常受教师和同学们的喜欢。但伴随新开课目的增多,他那伤残的左手愈加感觉不便,影响生活和学习,清作为此十分烦恼。他在一篇作文中写道:“其他人都不了解伤残的左手给我带来多少痛苦,每当我看见这像松树疖样的左手,就感到悲哀。有如此一只手,我再努力也不可能济身出色人物的行列。可一想到为我含辛茹苦的妈妈,我又暗下决心,无论怎么样也要成才。”老师和校长读他的作文后非常受感动,给他改名为野口英世,望他成为世界伟人,并筹资送他到医院做手术。手术获得成功,僵硬的左手终于可以活动了。从此医学的魔力吸引了他,他忽然萌发出一个念头——学医,要用本领为患者解除痛苦。
为了早日成为一名大夫,妈妈陪他找到为他做手术的主刀大夫渡部,拜他为师学医。因缴不起学费,英世只能一边干活,一边学习。母亲节节日衣缩食,尽最大努力接济他。在这段时间,英世掌握了英文,还自学了德、汉、法等外国语。
学大夫活结束后,他决心赴东京参加全国大夫资格考试。他出色的答题使监考老师极为赏析。海量考生,合格的只有4人,他是其中之一。后来他被推选去美国深造。
21世纪初,美国研究蛇毒、梅毒风靡。大财阀、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捐一批巨款,成立了一个医学研究所,英世被聘为主力研究员。他先是获得蛇毒研究成就,后又摘取“梅毒克星”桂冠,挽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在全世界引起非常大反响。欧洲各国纷纷邀请他前往讲学、旅游。每到一处,他都遭到热烈的欢迎。
“我的成功,应归于妈妈,我要回日本看望妈妈。”阔别多年的英世十分思念祖国,思念妈妈。
1915年9月5日,他回到了故乡。母子相见,如雨的泪珠欲忍不止。这个时候的野口英世已是有医学博士、理学博士和美国学士三个头衔的世界名人。日本天皇奖给他一千元钱,他留一小部分给妈妈,大多数捐献给了故乡的学校。
公平对待每个孩子
汤川秀树是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理论物理学家。1949年他获奖时,年仅42岁,这也给战败后的日本人鼓起了勇气。
汤川秀树兄弟五人,都是学者(年长他三岁的二哥茂树是著名的中国文学学者)。这不可以不归功于他们的家庭教育。
外祖父驹橘在明治之前是每天守备和歌山城的武士,汉学涵养丰富;明治将来学习西学,一直到晚年都在购读英文的《伦敦时报》。
汤川家的孩子从五六岁起就随祖父读汉书。每晚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四书五经,这对儿童确是件苦差,但当他精通汉字后,读起大人的书就毫不费力了。
汤川秀树的爸爸琢治,是地质地理方面的专家,多次访问欧洲,兴趣广泛,也爱好字画,几次到中国研究古书、古董与石佛。琢治的特征是,一旦对什么热衷着迷,就要采集其所有些文献,不然绝不停手。迷上围棋,就买尽围棋方面的书。汤川家里随处可见各学科的书本。“家泛滥的书抓住了我,给了我想象的翅膀。”汤川秀树在自传中如此写道。泛读了很多文学书使汤川秀树成了一位文学少年。琢治从未强迫孩子学习,并觉得为名次学习最为愚劣。他尊重孩子们的独立人格,期望孩子们可以深入研究合适自己素质与喜好的知识。
汤川秀树妈妈的教育原则是对孩子们公平,并期望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学者。爸爸一度对性格内向的汤川秀树是不是上大学表示怀疑,极少反驳老公的妈妈开口说:“如此做不公平。我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
妈妈的话不多,不喜欢对幼年的孩子说教,但无论她手里做着什么,只须孩子一问:“这是什么?为何会是如此?”她必然会停下手里的活,耐心地回答孩子。汤川秀树评价说,他的妈妈是女人中少有些考虑力丰富的人。妈妈就学于东洋英和女校,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学过英文的女人。在东京时,她每周一次出外参加烹调学习班,并喜欢文学。到京都后,伴随孩子的增多,她也和京都的主妇们一样,抛头露面不多;但她仍长期购读《妇女之友》等代表先进思想的杂志。专心家务的妈妈生前在遗言中写道:想提供我们的大脑做科学解剖。
汤川秀树在中学念书时,校长的独特入学祝辞是:“今天开始我将视诸君为绅士。”
在爸爸琢治犹豫着是不是送汤川秀树入学时。森外三郎校长作了如此令琢治下决心的保证:“汤川秀树的头脑是是在飞跃中转动的种类。他的构思敏锐,数学上有天才之处,这一点,我可以向你保证。”
中学时幽默的数学老师竹中马吉使汤川秀树着迷于数学;高中时物理老师森总之助,更使汤川秀树成为“书虫”。他几乎隔几天就要去一次专卖欧美版书本的刃善京都书店,他买得最多的是数学书和物理书。
“我是在考虑的飞跃中发现喜悦的人。”汤川秀树在摘取诺贝尔桂冠时,确认了老师过去的评价。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要坚持
1928年出生于大阪的手冢治虫,从5岁时开始画漫画。他的妈妈拿到爸爸的薪资后,一直先给他书本费,里面包含买漫画书的钱,并常常绘声绘色地将书读给手冢听。家的漫画书慢慢达到二百多册,到了周日,附近的孩子们一早就来借阅,妈妈一直热情地款待孩子们。
小学五年级时,手冢画了一册漫画给同学们传看,被班主任干秀雄没收。教研室里的老师也传看着。看完后,老师叉将漫画还给了心惊胆战的手冢。
“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吧。”干秀维教师认同了手冢。这位老师的作文课也非常有意思。他发给每个人十张稿纸,让大伙尽情地写自己喜欢写的事。课上虽仅一小时,但没写完的可以回家写,过三四天再交也没关系,能多写的写30张稿纸也行。
手冢后来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在他面临生活的抉择时,妈妈又给了他要紧影响:“做漫画家吧。”由于从小喜欢采集昆虫,所以他就以手冢治虫的笔名发表漫画。漫画使他在国内外广获声誉。1963年他获得布鲁本教育文化电影奖,1980年他的《火鸟2772》还获拉斯维加斯电影节动画片奖。
手冢治虫在谈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时说:“孩子是爸爸妈妈的镜子。作为爸爸,我让儿子进入我的工作空间,看我工作,爸爸令孩子尊敬的地方大概是勤奋。工作中的爸爸对孩子的成长是良药。当孩子拿我们的小创造、小创造给爸爸妈妈看时,必须要鼓励他,参与到他的小创造之中,而不止是应对他。”
在与年轻一代谈话时,他如此说:“青年拥有自己可以向大家骄傲的专长,是幸福的。个人最好有两个方面的追求,当一个方面遭到挫折或失败,还有另一个在前方支持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时,不要厌烦,要耐心地坚持。”
用爱与容忍去精心培养孩子的心灵
昭和三十四年(1959年)4月,毕业于圣心女子大学英文专业的正田美智子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民间出身(既非旧皇族、又非旧华族)的日本皇太子妃。这就是目前的美智子皇后。
美智子的妈妈富美子,曾以1、的成绩毕业于东京四谷的名校——双叶女子高中。她对四个孩子的教育十分看重,每一个人从出生后,都有一本“婴幼儿教育日记”,她还自己掌握放映八毫米电影给孩子看。
富美子的家庭教育是朴素而适当的:“我不让孩子们奢侈浪费。但学习所用的书或是去学校以外补习英文的成本,我充分保证。”
据当时家里的女佣说,富美子家的藏书量能与书店相比。
美智子受其家庭影响,即便做了皇太妃,仍维持平民本色。她将妈妈对她的家教带到了皇室。产后第四天,美智子就携带口罩,每隔四小时给儿子哺乳,改革了皇室自古以来的“乳人规范”。儿子出生七个月后,她随天皇访美,就将自己哼唱的日本传统《摇篮曲》录在磁带上,使孩子天天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美智子也是皇室中第一位下厨房为孩子做菜的皇妃。儿子长大一些后,有时还会被一个人留在餐室中吃没吃完的色拉,由此也可见皇后婴幼儿教育之严。
美智子说:“最期望的第一是孩子本人的幸福,然后要紧的是做爸爸妈妈的看清孩子的个性与进步种类,用深深的爱与容忍去精心培养孩子的心灵。”